close
銳葉牽牛
學名:Ipomoea indica (Burm. f.) Merr.
別名:紫牽牛。
原產地:熱帶美洲、西印度。
分佈:全台平地及低海拔山區均極常見。
科別:旋花科,多年生蔓性草本。莖具纏繞性,多分枝,全株被粗毛。
葉形:葉寬心形或圓心形,長4~ 10c m,偶有3裂,銳尖至漸尖頭,兩面無毛;葉柄長2~ 18c m。
花形:花冠漏斗形,腋生,長5~ 8c m,淡藍紫色至紅色。
果實:蒴果球形,徑1~ 1.3c m;種子卵圓形,黑色或黃白色。
花期:全年可見開花,6到9月盛開。
槭葉牽牛
學名:Ipomoea cairica (L.) Sweet
別名:牽牛花、掌葉牽牛、楓葉牽牛、番仔藤。
原產地:熱帶亞洲、北美洲。
分布:全島低海拔地區普遍可見的野花。
科別:旋花科,多年藤蔓性草本。
莖:莖葉具乳汁,莖細長。
葉形:葉互生,掌狀5 -7公分深裂,狀似槭葉,有長柄。
花形:花為紫紅色,漏斗狀花冠,花徑可達6公分 。花期為6~10月。
果實:果為蒴果,種子具絲狀毛。
用途:籬邊的爬藤植物、植於窗簷當作遮陽架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