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六十石山這特別的名字由來,有以下三種說法供為參考:


.在日據時代,有西部(舊稱【山前】農民移民到本山之西南麓(即本鄉新興村馬加祿溪南溪帶)開墾田,種植水稻,當時農業耕作技術較為原始,鄉內其他地域之水田 一甲 地平均只能生產四十到三十石(容量單位:一公石等於 一百公升 ,一台石約為一八三. 四公升)的稻穀,但此地泉豐土沃, 一甲 地可產六十石,故稱之為【六十石(音ㄉㄢ、)山】。


 



 









.同樣在日據時代(約民國二十年代左右),台灣樟腦業非常發達產量為世界第一,由官方統辦,是當時台灣的重要出口物資,當西部(山前)之棹林砍伐殆盡時,必需另覓材源,於是一批批的【樟腦移民】,湧向東部(後山),另起爐灶,煎熬樟油,製造樟腦。本山之樟林蒼翠、幹粗枝茂,是上好之樟材,不經幾年亦砍伐一空,形成童山灈灈,在平緩之坡地上,有許多巨石冒現散布其中,經當地腦民屈指點點數數,約有六十塊左右,因之稱為【六十石(音ㄕ、)山】。


 





第一次看見滿山遍野的金針花,也會受盛開花朵的感染,心花怒放的喊讚。


 




 



身入花欉中,與陽光、微風、花意的融合,幸福就在這哩!






.在民國三十三年,西部發生本省有史以來最嚴重之水患【八七水災 】,居雲林一帶有許多閩籍之農業災民,因田產流失、淹沒,無地耕作營生,於是大批往東部遷徙,另謀生計,因移居時間較晚,平地已旱為先期移民所佔墾,只好居於山麓或丘陵【其現居住地在戶籍間號之編排上稱為---雲閩】開墾山圍,種植雜作如蕃薯、番麥【玉米】、甘蔗等,當時亦有一批災民移墾於此,惟此地屬黃土質,地方甚劣,農產甚窘,又當時交通甚為不便,登山下嶺只有羊腸小徑之步道,一切物質及農產之輸送可供挑下山來販售的總計約六十擔【擔一人以扁擔挑二竹籮之物為一擔,在舊時容量單位之一石,其體積應相當於一擔】,故名之曰【六十石(音ㄉㄢ、)山】。




 



 




 




已開的花朵只能欣賞不能食用喔!





黃色的花苞為一日金針、微黃色花苞為二日金針、綠色花苞為三日金針。

 

各種口感不同,價格也不同喔!


    







見證六十石山的美,留下歡樂的足跡唷!








 


問君能有幾多愁,今朝笑臥萱草園。



 



賞完六十石山的美麗景色已是中午時分,導遊安排在此處午餐。


這裡頭悶的就是桶子雞啦
 



 


 




 



 


觀賞完六十石山的回程,沿途觀看窗外優美的風景!



田園的景緻很能引人回想童年的時光!


 



 


 



 


尤其是以撥種完成的稻田



綠油油的稻苗,在農夫細心的照顧之下,綠意盎然的在好山好水的環境下生長,在朦朧間好似有個小女孩在田野裏奔跑呢!



 


這是光復糖廠裏的老火車




今日來光復糖廠最高興的是看到親愛的牛牛!



逛完光復糖廠就回家囉!我們是座六點多的自強號返臺北,結束兩天一夜的旅程。

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
 


 



 
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飄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1) 人氣()